2021学年第二学期暑假假博雅读书活动展示——八年级
作者: 上海兰田中学初二年级部
发布时间: 2022年8月30日

读《我的阿勒泰》有感

八(1)班 陈馨阅

读这本书很过瘾,作者用平淡无奇的语言,好像是自言自语,似乎也不在乎是否旁边有人聆听,就像在现实里,她的阿勒泰向大家婉婉道来。作者年轻时和母亲、外婆相依为命,她们或者跟着牧民不断迁徙,在辽阔的大自然面前,人和生活显得太空旷了,生存是一件多么伟大的事情。作者写搬家、写睡觉、写烟花、写牧民、写风写雨,都是缆碎的日常,但就是这样的日常让我们了解了别样世界的生活。

我们在图片上看阿勤泰,在《航拍中国》上看阿勒泰。风景一年四季变换色彩,多么令人心驰神往,作者笔下的生活看上去没有那么美丽,也没有那么诗意,他们的生活甚至常常很狼狈。

一家三口随着转场上的牧民来到一片黄昏荒野的沼泽地,司机催着卸货,卸到被褥铺盖时又下起雨,八十八岁的外婆挂着拐杖急得直笑,一家三口三个女人被扔在暮色中的荒野沼泽,那是一种怎样的绝望。三个女人凌乱地扯着绳子棍子搭着的帐内,半夜帐篷有时会被狂风掀翻,雨水会打到脸上。天太冷了没人愿意离开温暖的被窝,早晨醒来发现自己已经滚到床底,雨太大太冷,帐篷又漏着雨也只能裹着被子起床,只能用塑料袋到处接水,天晴的夜晚还有不知谁家的牛来蹭碎帐篷——生活中的艰难一点也不诗意,为了生存,李娟全家三个女人必须付诸全部心血和力量。遥远的边疆牧场,在深山里不断迁徙,在没通电的帐篷里,在生活的琐碎间隙,行云流水般地述说这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生活,让人感受到人世间的另一种颠沛流离。

她写和妈妈的亲情和外婆的亲情,文笔中不是用爱啊,情啊的字眼,但是读后总让人难忘,直击内心。作者在乌鲁木齐打工,但到了晚上,薄薄的被子让她只能蜷缩着睡。她给家里人打电话,说一切都好,就是被子薄了点。第二天晚上,妈妈出现在了她面前,扛着一床厚厚的驼毛被。这是她挂了电话后立即买来驼毛连夜洗好、烘干、裹上细纱布熬了一个通宵赶制出来的。紧接着妈妈倒了三趟车,坐了十多个钟头的车赶到了乌鲁木齐,这份母爱是有多深厚。她写在乌鲁木齐打工,虽然没赚到什么钱,但走在大街上的这个年轻女孩,总能看到无数种生活的可能性纷至皆来,简直想张开双臂走向往未来。她写人与人之间淳朴的感情,哈萨克的传统礼俗,自己家养的牛羊马驼都只是作为自己和客人享用的食物而存在,不会作为商品谋取利益。在《木耳》这篇中,虽然深山采取木耳能赚钱,一个老头并未所动:“这样的事情还是让孩子们去玩吧!”看,再大的利益也不被所动,这是多么纯洁宝贵的品质,纯白、干净、透亮,就像一块纯美而剔透的琥珀,不掺杂任何物质,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地闪烁着清辉。虽然这种礼俗所剩无几,但是仍像珍珠一样熠熠生辉,是人间的珍宝。


《我是猫》读后感

八(2)班 张宝尹

“在下,猫也。名字嘛,尚无。”

一只猫,看待人类的社会发生的各种事情,观察人们对待不同事件的做法和看法,以幽默讽刺的风格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和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具有独特形式的批判现实主义,《我是猫》。

故事以猫的出现为开头,以喝啤酒掉进水缸淹死为结束,围绕苦沙弥此等知识分子的日常起居和资本家金田企图嫁女的矛盾冲突作为十一章的整体事件,刻画了一位自命清高却无所事事,不满现实但无力反抗的空虚平庸的知识分子,点出了日本明治时期知识分子空虚的精神生活。同时夏目漱石塑造了一位粗鄙凶残,唯利是图,令人厌恶的资本家形象,批判了资产阶级人物的势利和浅薄。虽内容针对性强,含蓄锐利,夏目漱石却并没有让这本书沦为无聊晦涩之俗作,而是通过夸张的手法,讽刺的意味,奇特的构思塑造了一幕幕滑稽诙谐的场面,让读者通过表面风趣的故事自我深入背后作者想要批判的东西与现象,这也是这本书手法的优异之处。

当我读完这本书时,一瞬间一个个滑稽搞笑的故事又出现在脑海,让我不断地回忆起来。猫钻进孩子们的被子里被踹出来,受了主人一顿毒打;偷吃年糕猫毛被年糕沾在一起化不开;亲耳听着金田如何告诉主人只要考上博士就把女儿嫁给他;这些离我日常生活既近又远的故事却浮现在我的眼前,让我身临其境感受到人们在各种故事中的或喜怒哀乐。他们执着追求的,他们避之不及的,他们不择手段获得的,和他们不情不愿失去的事物。这或多或少表达了一部分贪婪傲慢自私狡猾的人物思想,而作者以一只活泼善良的猫的视角表现人性,无疑对比强度和讽刺深度是极大的。

主人公猫儿永远不理解人们为什么要互相虚伪地欺骗,明明平庸却装作特立独行,明明爱财如命却装作清高。这些想法作者在书中清晰地表达出来,使读者在为狂欢式的喜剧画面而感到轻松时又能受到猫的思想表达的冲击,返回去理解故事中人物的所作所为“卑鄙”在哪里,“无聊”在哪里。长久下来,自然能够理解作者写这篇看似荒诞的小说的意图和想要表达的思想与看法。

一直到死都没学会抓老鼠的猫,一直从来没有过名字的猫,一只对人性有自我观察的神奇的猫,生与死都是那么滑稽,却在动物的习性中藏着人性,在嬉笑怒骂中针砭时弊,观望美丑善恶,体会人间冷暖。

再回到开头,看“在下,猫也。名字嘛,尚无。”这句话也不再显得那么轻松。


《我是猫》读后感

八(4)班 贾智超

《我是猫》是夏目漱石的成名作。书中,若沙弥收留的流浪猫为小说叙述者。虽然是一只猫,他却不仅有自己的思想,还有着文化水平,热衷于研究人类。若沙弥则是一名典型的日本明治时代的知识分子,物质生活匮乏,却有着丰富的精神世界,也有着众多学者朋友,如美学家迷亭、学生水岛寒月等。

起初,我被那只有趣的猫还有学者们离奇的经历逗得发笑,可再次深入阅读后,却有了不一样的理解。金田家族作为在殖产兴业中“先富起来的人”,代表着资本家的群体,有着一种“有钱就能为所欲为”的气势。派侦探去打听寒月君的学位、花钱令人去责骂若沙弥、要求寒月君必须是博士学位......金田夫人与若沙弥吵架的一幕,更是透露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现状,创造物资财富的资本家高高在上,创造精神财富的知识分子却被人无视。知识分子们怒对虚假繁荣却精神极度匮乏的社会却无可奈何,无力改变。

主人公若沙弥作为得西学东渐风气之先的现代知识分子,患有胃病,却不肯服用西药,去尝试日本酒、按摩、催眠等疗法,可见其内心对现代文明并无坚定信心。美学家迷亭,在几人中应算是高级知识分子,却不干与美学相关的事,只是吹嘘自己的经历、讲出离奇的故事来捉弄他人,每天无所事事的游荡。时而与若沙弥交谈,也是故作高深。铃木藤十郎作为若 沙弥与迷亭在学生时代的朋友,与他们走上不同的道路,成为了一名资本家。并被金田一家拉拢、 窥探、游说若沙弥,彻彻底底在金钱势力、资本家面前迷失了自我。

夏目漱石在《我是猫》中用辛辣讽刺而令人捧腹的语言,幽默调侃了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的日本社会。夏目漱石出生于明治维新的前一年,可谓是“明治日本”的同龄人,但这场让无数日本人津津乐道的“文明开化”运动却让童年时代的夏目漱石倍尝艰辛。因此,夏目漱石对于“明治维新”“文明开化” 有着一些偏见。同时,他对人性和社会也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1902年《日英同盟条约》签订,日本国内一片欢腾,夏目漱石却认为这如同穷光蛋攀上了富亲家,是可笑可耻的。《我是猫》写于日俄战争日本大获全胜这一历史时期,当日本都在为胜利欢呼雀跃时,夏目漱石却在书中明目张胆地调侃嘲讽,与主流思潮唱反调。许多文学家对夏目漱石的格格不入极度反感,殊不知只有夏目漱石洞察到了当时日本文明的病患,是为数不多的清醒者。

同样的,不论在什么环境中,我们也应保持内心的那份清醒,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坚守内心认为正确的道路。清醒者总是孤独的,面对他人的思考与质疑,我们应进行独立思考并适当采纳,但也不要轻易动摇、人云亦云、盲目从众,要坚定自己的内心。


《我是猫》阅读感悟

八(5)班 丁佳钰

《我是猫》是日本作家夏日漱石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以一只猫的视角向我们展示了日本明治维新期间,一些知识分子与资本家的故事。

“我”的主人——苦沙弥是一位任职教师。“我”对他的评价是一个“牡蛎八”的人物,因他邋里邋遢,住房满是野草,墙壁上皆为雨水流过的痕迹,他时常躺在毯子上,想一些漫无边际之事,依靠最低的生活需求糊口度日。他身为教师,凭着那尚且一点的学问,便自恃清高,自命不凡,常做出些无稽之举,惹人发笑,却依旧不懂装懂,胡诌一通。他又是固执、自大之人,听他人说绘画应当写实,便以各种混乱的色彩绘出一个“怪物”,被人指出后仍不承认,极力辩解那不和谐色彩所谓的“意义”……

如此看来,似乎苦沙弥身上只余下斑斑“劣迹”,他狂傲自、固执可笑,然而在此书里,他似乎又是那个“清醒”之人。

20世纪初,资本主义的浪潮席卷全日本,社会上人们崇尚物质生活的满足,资本家横行,而苦沙弥在其中便格外明显。在他人眼中,他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疯子,是不知与时代趋势迎合的“守旧者”,当他自取号“天然居士”,每日净心打坐时,他便是那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的“疯子”,是清醒着蔑视金钱的“疯子”。他天真无邪,好似稚气未脱的孩童,却是这以资本称道背景下一抹珍贵的纯真。

与之相反的是文中另一号人物——金田先生。他靠高利贷起家,是个穷凶极恶的资本家。他的住宅是一所富丽堂皇的公馆,这与苦沙弥的“陋室”形成鲜明的对比,也同时昭示二人对于金钱的态度,一人极度渴求财富,一人极度蔑视财富,这便是二人矛盾之点。他有权有势,只因苦沙弥怠慢了自己的妻子,便兴师动众,打击报复,收买落云馆的顽童整日将苦沙弥搅得心神不宁,他却得意洋洋,尽显凶恶嘴脸。他是书中“极恶”的一号人物,连作为猫的“我”都将其评为“最坏的人类”,可见其凶恶可憎。

文中作者借猫之口,极力否定作为资本家的金田先生,含蓄的褒扬不追名逐利的“穷酸文人”苦沙弥。作者借二者的鲜明对比揭露了资本家的丑恶嘴脸,深刻讽刺了“文明开化”的资本主义社会。

而作为书中的“正面人物”——文人们,却也有着种种弱点。他们百无聊赖,为求精神刺激,卖弄知识,自恃清高,嘲笑世俗,是该时代背景下中小资产阶段知识分子的真实生活处境。作者夏日漱石是这些知识分子中的一员,他曾叹:“比起嘲笑他们,我更嘲笑我自己,像我这样嘻笑怒骂是带有一种苦捱的余韵的。”也许隐藏在书中文人们的背后的,是作者的自嘲与悲哀。

鲁迅曾评论其“轻快洒脱,富于机智”。全书轻快的文风暗藏作者辛辣的讽刺,而在这讽刺背后却又隐含作者凄凄的悲哀。也许正是如此细致而深刻的人物刻画才得以筑成《我是猫》的成功吧!


《阿勒泰的角落》读后感

八(5)班 杨 准

阳光明亮而尖锐,在这样的阳光下,以漫长的时间适应了它的极度明亮之后,又会渐渐变得不适应。世界好像没有了颜色,又像是没有了远和近,上和下的区别。

阿勒泰的风景在作者李娟的笔下流畅地滑出,如同一幅卷轴,缓缓展开在读者眼前,朦胧美丽又富有神秘。

李娟在新疆的阿勒泰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虽然新疆边塞地区是穷苦的,但李娟用她的纯真的眼睛看到了其中的乐趣,用朴实无华的文字描绘出了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

其实她家的生活也不富裕,初到阿勒泰时,她们一家只能开裁缝店,靠精美的布料,精致的做工来维持生计。好在当地居民都很欣赏她们的手艺,况且在阿勒泰,也只有这种时尚可追逐了。在当裁缝时,也发生了很多趣事,作者用幽默的文笔把这样有趣的画面都记录了下来,让读者读了,也能会心一笑。

后来她们家开了商店,便有更多的客人来光顾,毕竟商店也是稀罕的。开商店期间,李娟和当地孩子们建立了友谊,孩子们会把钓到的鱼,采到的蘑菇,和自家挤的牛奶,制作的酸奶等往商店里送,以换取糖果,玩具,白菜等作为报酬。李娟用活泼的语言记录了孩子们每天的娱乐,兴趣和干的活儿,一蹦一跳的孩子们活灵活现。

从本书中,可以发现李娟与生活的坦然相处,她不发表关于生活的意见,她感受生活。因此,我们可以看见她对于生活的姿态,面对生活的坦然与欣喜。即使住着四面透风被人遗弃的房子,她还能乐滋滋地想着自己住着一套大房子。

之后又搬进一间用土块盖的小房子,竟然也觉得温馨无比。裁缝铺的店面只有十来个平方,前半间用来做生意,后半间用做饭厅和休息室。对于李娟来说这样的环境下,墙皮突然掉下来一块,也是锅里炖的风干羊肉溢出的蒸汽“酥”下来的。外面的女孩子都不愿意嫁过来的地方,李娟却能在这片红土地上自得其乐。

李娟敏锐的捕捉能力,纯真的笔调,使笔下的风景令我身临其境,各色人物也因生动的内心对话而活灵活现。



地址:上海市中山北路2605弄50号 邮编:200063 电话:62050898 传真:52900536 上海兰田中学©版权所有